
金属短接时间定义:在重合闸操作中,触头闭合到第二次触头分开所需用的时间,称为“金属短接时间”。
某公司用我司生产的开关特新测试仪在天津吴庄500KV变电站测试LW13A型断路器,单分时间、单合时间测试正确,做合分测试金属短接时间时,数据不正确,高于断路器正常的数据范围。
我司技术人员到现场后,看到用户操作仪器过程正确,合闸时间显示正确,分闸时间显示正确。并且做合分操作的设定值也正确(为单合的时间63mS),可测试的金属短接时间为400多毫秒,远高于正常的35到55毫秒的范围。出现了莫名其妙的数据。
我司技术人员认真检查仪器功能,仪器的测试输出功能一切正常。接着仔细查看单合的测试数据和波形,发现当断路器合闸完成后合闸线圈的电流波形并没有归零,而是一直持续到仪器断开合闸接点,由此推断操作断路器的接线直接接到了合闸线圈的两端,并没有经过合闸线圈的辅助接点(在给分合闸线圈加电时一定要串接辅助接点,否则容易烧坏线圈和产生其他问题)。这一发现经用户确认,的确直接接到了线圈两端。
通过改正接线,重新测试,金短时间为38毫秒,符合厂家要求。
内蒙古某电厂720000KVA容量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测试比较困难,遂邀请我公司带YD-6310全自动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对其进行测量。
测量过程如下:
现场高低压测试线接好后,用10A分别测试高压A0、B0、C0相,每相用时3到4分钟,三相总用时10分钟左右。
然后选用仪器内部的助磁法测试,分别测试低压ab、bc、ca相,其中ab相用时20分钟,bc相用时13分钟、ca相用时6分钟左右。
高低压测试的数据符合要求,三相不平衡度符合要求,用户非常满意(两天前用户使用其它仪器,测试一天没有得到准确数据)。
其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1、对于大容量、无载分接开关的变压器(一般电厂使用)高压侧不使用三通道同时测试,只需单相测试即可。因为这种变压器使用三通道测试并不能节省大量的测试时间,反而由于三相绕组容量太大,反而容易产生震荡损坏仪器。
2、低压侧使用助磁法测试比大电流测试更节省时间,但要注意判断数据稳定时要注意——一定要等数据比较稳定再读数。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显示值比实际值低的情况,需要等数据稳定。由于低压侧的电阻值很小(500微欧左右),数据在两三分钟之内不在朝一个方向变化,在一个数据值上下跳动零点几个微欧就可以读取数据了。
总结:此经验可以普遍适用于电厂使用的大容量、无载调压、三相五柱低压内部角接的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测试,会得到好的效果。
在现场测试时,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用YD-6310(A)全自动直流电阻测试仪,正在测试大型变压器直流电阻时,由于意外的原因突然断电(能很快恢复的情况),在现场处理不当时往往造成仪器的损坏,正确的处理方法如下:
1、断电后先关闭电源,免得电源接通后仪器启动;
2、等待5分钟,人工将仪器面板的测试线拔开——注意先拔电压端子(AV~oV)上的线,后把电流端子上的线;
3、恢复电源,打开仪器,等仪器自检后,显示到主菜单界面,将测试线对应接到仪器面板的端子上;
4、进入设置界面,从断电前测试时的存储区中,调出断电前的测试数据,然后返回到主菜单,然后进行测试就可以了,而且断电前测试的数据没有丢失,只要接着断电时的测试分接测试就可以完成试验了。
这个方法经过现场验证,非常有效,可以保护设备免受变压器反电动势的冲击。
2011年11月15日去某县电力局一35KV变电站,测试一台10KV柱上开关试验。
试验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一路线出现短路后,该开关不能及时切断负载,致使变压器的保护动作,造成整个35KV变压器停电。
试验过程如下:
1、做好防护标识(围栏,标识牌等),两端封好地线。
2、接好一次侧接线,打开开关一端的接地线(离带电侧远的一端,离带电侧近的一端接地线不动)。
3、打开控制室内的本组开关控制电源的保险,找到开关的说明书,找到合闸的接线端子3、9,找到分闸的接线端子2、3,并接好控制线。
4、手动储能后用开关测试仪测试合闸,测试结果基本正常,在合闸的电流曲线上看出可能有些卡涩,合闸时间正常。
5、用仪器控制测试分闸,分闸线圈动作后,但开关并没有分开,动作完毕后还在合闸的位置。
6、手动分闸也不能分开,后来储能后用手动分闸,才能将开关分开到分得位置。
7、重新用测试分闸,先手动储能后,用仪器操作分闸,分闸结束后,测试时间数据和电流波形正常。
分析:开关的动作是先储能后合闸,分闸是不用储能就可以操作分闸的,此开关的故障是不储能就不能分闸。
故障原理:当线路出现短路后,控制开关会出现重合闸的动作(分——合——分),第二次分动作由于没有电机没有储能,就不能及时的断开负载,致使变压器侧的保护动作,造成整个35KV变压器停电。
附:自动重合闸解释
自动重合闸(auto-reclosing)
广泛应用于架空线输电和架空线供电线路上的有效反事故措施(电缆输、供电不能采用)。即当线路出现故障,继电保护使断路器跳闸后,自动重合闸装置经短时间间隔后使断路器重新合上。大多数情况下,线路故障(如雷击、风害等)是暂时性的,断路器跳闸后线路的绝缘性能(绝缘子和空气间隙)能得到恢复,再次重合能成功,这就提高了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少数情况属严重故障,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后靠继电保护动作再跳开,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再送电。一般情况下,线路故障跳闸后重合闸越快,效果越好。重合闸允许的短间隔时间为0.15~0.5秒 。线路额定电压越高,绝缘去电离时间越长。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依线路结构、电压等级、气象条件、主要故障类型等变化而定。据中国电力部门统计,一般可达60%~90%。用电部门的另一种广泛应用的反事故措施是备用电源自动投入,通常所需时间为0.2~0.5秒。它所需投资不多而维持正常供电带来的经济效益甚大。
自动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将因故障跳开后的断路器按需要自动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绝大多数的故障都是“瞬时性”的,严重的故障一般不到10%。因此,在由继电保护动作切除短路故障后,电弧将自动熄灭,绝大多数情况下短路处的绝缘可以自动恢复。因此,自动将断路器重合,不仅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减少了停电损失,而且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暂态水平,增大了高压线路的送电容量,也可纠正由于断路器或继电保护装置造成的误跳闸。所以,架空线路要采用自动重合闸。
自动重合闸的主要作用:
(1)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线路停电的次数,特别是对单侧电源的单回线路尤为显著;
(2)在高压输电线路上采用重合闸,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3)在电网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有些情况下由于考虑重合闸的作用,即可以暂缓架设双回线路,以节省投资;
(4)对断路器本身由于机构不良或继电保护误动作而引起的误跳闸,也能起纠正的作用。
对于重合闸的经济效益,应该用无重合闸时,因停电而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来衡量。由于重合闸装置本身的投资很低,工作可靠,因此,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采用重合闸以后,当重合于严重故障时,它也将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如:
(1)使电力系统又一次受到故障的冲击;
(2)使断路器的工作条件变得更加严重,因为它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切断两次短路电流。这种情况对于油断路器须加以考虑,因为在跳闸时,由于电弧的作用,已使油的绝缘强度降低,在重合后第二次跳闸时,是在绝缘已经降低的不利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油断路器在采用了重合闸以后,其遮断容量也要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一般降低到80%左右)。因此,在短路容量比较大的电力系统中,上述不利条件往往限制了重合闸的使用。
高压开关特性测试仪校验装置下文中简称校验装置。
高压开关特性测试仪下文中简称测试仪。
现象:当校验装置的三相设置时间不同时,测试仪不能测试出不同期。
具体表现为:当合闸时,A、B相为100毫秒,C相110毫秒,断路器测试仪测试的数据均为100毫秒。但用不同组的计时通道测出的数据正确。
当分闸时,A、B相为100毫秒,C相110毫秒,测试仪测试的数据均为110毫秒。但用不同组的计时通道测出的数据正确。
校验单位由此得出结论:测试仪不能正常测试高压开关的不同期。
原理分析:真实的断路器三相是完全电气隔离的,这个是不用解释的,不然就短路了。而校验装置的每个断口之间不一定是隔离的,可能有一个公共端或者经过整流桥连接,只不过连接出了多个端子而已。校验装置3个通道(可以有多个通道)的原理如下图:
实际的断路器三相之间是完全隔离的,模拟器可能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实现开关时间而已。测试仪不能测试同期的原因就是因为测试仪的三个测试通道是为测试开关准备的,具有一个公共端,测试仪的时间通道内部测试原理如下:
测试仪的每个计时通道组具有3个恒流源,并把恒流源的一端接到一起,形成公共端,公共端为电源的正极,另外的三个端点为每个测试断口的负极。当外部断路器三相哪一相合闸时,哪一相就进入恒流状态,能够测试出三相的分合闸时间,不同期等时间数据。能够正确测试出真实断路器的时间特性值。
经过以上原理分析发现:测试仪测试真实断路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校验装置也可以模拟真实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只是没有像真实断路器那样隔离。
本文开头的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呢?
经分析应该是这样的:接线时,将图1中所示的模拟断路器的1、5、9分别接到图2中的A1、B1、C1上,将图1中所示的模拟断路器的2、6、10短接并接到测试仪的公共端,合闸时,当校验装置的三个断口任何一个早合闸,另外两个断口就会经过整流桥和合闸的断口,仪器上的三个测试断口都会呈现合状态。
具体分析如下:当模拟断口1先合闸,也就是模拟器内部开关1接通,公共端的正电压通过图1中的2端、经过Q1整流桥的一个二极管和模拟器内部开关1、Q1整流桥的另一个二极管和图1中的1端、经测试仪的测试断口A1形成通路,测试仪的恒流源1恒流,测试仪就会测试到A1断口为合闸状态。于此同时,由于模拟器内部开关的一端是接在一起的,公共端的正电压通过图1中2端经过整流桥Q1的一个二极管和模拟器内部开关1、模拟器内部开关的短接线、经整流桥Q2的一个二极管与图1中的5端到测试仪的恒流源2,使恒流源2恒流,测试仪就会检测到B1断口为合闸状态。同理C1断口仪器也会检测到合闸状态。
当分闸测试时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致使校验人员得出测试仪不能测试断路器同期时间的结论!
结论:图1中原理的断路器模拟器不能检验图2中断口原理的测试仪的同期性,只能检验每个断口的测试数据正确。
保定市英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1月15日修改
检修仪器仪表的九大注意事项:
1、用万用表欧姆挡时,切记不要带电测量。
2、使用逻辑笔、示波器检测信号时,要注意不使探针同时接触两个测量引脚,因为这种情况的实质是在加电的情况下形成短路。
3、检测电源中的滤波电容时,应先将电解电容器的正负极短路一下,而且短路时不要用表笔线来代替导线对电容器进行放电,因为这样容易烧断芯线。可以取一只带灯头引线的220V,60~100W的灯,接于电容器的两端,在放电瞬间灯泡会闪光。
4、在潮湿环境下检修仪表故障时,对印刷线路用万用表测其各点是否通畅很重要,因为这种情况下的主要故障是铜箔腐蚀。
5、检修仪表内部电路时,如果安装元件的接点和电路板上涂了绝缘清漆,测量各点参数时可用普通手缝针焊在万用表的表笔上,以便刺穿漆层直接测量各点,而不用大面积剥离漆层。
6、不要带电插拔各种控制板和插头。因为在加电情况下,插拔控制板会产生较强的感应电动势,这时瞬间反击电压很高,很容易损坏相应的控制板和插头。
7、检修时不要盲目乱敲乱碰,以免扩大故障,越修越坏。
8、拆卸、调整仪表时,应记录原来的位置,以便复原。
9、修理精密仪器仪表时,如不慎将小零件弹飞,应首先判断可能飞落的地方,切勿东找一下,西翻一下,可采取磁铁扫描和视线扫描方法进行寻找。
总之,在仪器仪表维修工作中,首先应弄懂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并掌握有关电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备好所有仪器仪表的说明书、图纸等技术资料,另外应养成一种良好的工作素质,从而在仪器仪表的维修工作中提高了效率,减少失误。
布氏硬度计因能测出试样较大范围的硬度值,因而广泛应用于生产中对未经淬火钢、铸铁、有色金属及质地较软的轴承合金等的布氏硬度值测定。本文以HB3000布氏硬度计为例,谈谈一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载荷误差大于±1.0%或不稳定;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力点刀刃松动,应调整力点刀刃并拧紧;
(2)力点刀刃和支点的磨损会不同程度地增加载荷误差,应研修刀刃;
(3)载荷杠杆上的调整块位置不适当,可根据情况向前或向后移动,调整合适后固定紧;
(4)压缩弹簧锈蚀,增大了与压轴、主轴衬套的磨擦,应清洗生锈部位并上防护油或更换之。
(5)加荷不平稳,有冲击振动现象,应排除引起不平稳的因素。
2、加荷速度不能控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加荷速度过快或过慢,主要是减速器用油粘度过小或过大,应清洗减速器,并更换减速器用油。
3、测定的硬度值与标准硬度块示值不一致;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硬度计安装不水平,应将硬度计调至水平;
(2)钢球表面不光洁或直径高于允差,应用千分尺挑选合格的钢球换上;
(3)压痕测量装置误差偏大,应调整压痕测量装置的允许误差,使其≤±0.5%;
(4)砝码不能垂直放置,砝码与硬度计后盖擦靠,应检查吊环是否挂在刀刃上,吊架吊杆是否平直,否则应将吊环挂于刀刃上,校直吊架吊杆;
(5)主轴与试台平台垂直度,主轴轴线与升降丝杆轴线同轴度差,应分析视其情况进行主轴与试台平台垂直度、主轴轴线与升降丝杆轴线同轴度的调整。
4、硬度计反复加卸载荷;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按键开关顶杆过长,转向开关A、B触点与A1、B1触点不能脱开,应调节顶杆长度并固定之;(2)换向开关安装位置不当,活动挡板不能触动换向开关上的销子,造成换向开关不换向,应调整换向开关的安装位置。
5、硬度计载荷全部加上时停机;此种故障原因为换向开关接触点有烧伤、烧蚀现象,造成接触点接触不良,应对接触点加以清理打磨或更换新的换向开关。
6、按键开关按下,硬度计不动作,但有嗡嗡的电流声;此种故障原因为电机缺相,应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电源插头是否插好,电缆线是否有断路,电源开关是否完好,电机接线是否接牢,电机线圈是否烧坏一组以及换向开关触点接触是否良好等,应视其情况分别予以排除。
1 洛氏硬度的技术参数
1.1 初试验力:98N(10kg)
1.2 总试验力: 588N(60kg)、980N(100kg)、1471N(150kg)
1.3 压头:金刚石洛氏压头、Ф1.5875mm球压头
1.4 洛氏硬度示值允许误差(表2)
表2
硬度标尺 标准块的硬度范围 硬度计示值允许误差
HRA 20~≤75HRA ±2HRA
>75~≤88HRA ±1.5HRA
HRB 20~≤45HRB ±4HRB
>45~≤80HRB ±3HRB
>80~≤100HRB ±2HRB
HRC 20~≤70HRC ±1.5HRC
1.5洛氏硬度试验标尺、压头、试验力及应用范围(表3)
2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2.1 被测试件的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污物、氧化皮、凹坑及显著的加工痕迹。
2.2 试件的厚度应大于压痕深度的10倍。测试后,试件背面不得有可见的变形痕迹。试件厚度与硬度间关系。(表4,表5)
2.3 被测试件应稳定地放在试台上,试验过程中试件不得移动,并确保试验力能垂直施加工试件上。
2.4 被测试件为圆柱形时,须使用“V”型试台。当测试HRC、HRA硬度时,试件直径小于38mm,测试HRB时试件直径小于25mm,其测试结果要进行修正,修正值均为正值。(表6)
3 洛氏硬度计的操作顺序
3.1 接通电源(11),打开船形开关(13),触摸面板(10)数码管亮。
3.2 根据被测试件材料的软硬程度,按表3选择标尺,顺时针转动变荷手轮,确定总试验力。
3.3 当使用金刚石压头(5)时,手的中指顶住金刚石头部,轻轻地朝压头杆孔中推进,贴紧支承面,将压头柄缺口平面对着螺钉,把压头止紧螺钉(4)略宁拧紧,然后将被测试件置于试台(6)上。
3.4 旋轮(8)顺时针转动,升降螺杆上升,应使试件缓慢无冲击地与压头接触,直至硬度计百分表小指针从黑点移到红点,与此同时长指针转过三圈垂直指向“C”处(当测试HRB硬度值时,长指针指向“B”处),此时已施加了98N(10kg)初试验力,长指针偏移不得多于5个洛氏硬度值,若多于此范围不得倒转,应改换测点位置重做。
3.5 转动硬度计表盘(3),使长指针对准“C”位。
3.6 按面板“启动”键,电机开始运转,自动加主试验力,总试验力保持时间到,电机转动,自动卸除主试验力。
3.7 洛氏硬度测试的总试验力保持时间为5炒,时间长短由触摸面板的上下键选择。
3.8 此时,硬度计百分表长指针指向的数据即为被测试件的硬度值(当测试HRB硬度时,硬度值从内圈数值中读取)。
3.9 反向旋转旋轮,使试台下降,更换测试点,重复上述操作。
3.10 在每个试件上的测试点不少于五点。对大批量零件检验,测试点可适当减少。
4 洛氏硬度示值调整(图4)
硬度计的示值精度已在出厂前校准,若因运输过程中造成的误差,试验人员在了解仪器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可作适当调整。方法:将上盖取下,如测出示值较标准度块低,则旋松M4螺母(25),将螺钉(26)顺时针微量旋进,然后旋紧螺母,同时调准零位,再测试示值,直至调整到规定的误差范围内(表2),如测出示值高于标准硬度块值,则相反方向旋转螺钉。